Skip to main content

2 posts tagged with "CloudNative"

View All Tags

· 2 min read

連結: https://docs.microsoft.com/.../archit.../patterns/ambassador

微軟文件中的系列好文,探討雲端方面的各種設計模式,而本篇探討的是 Ambassador 模式 想法:

  1. 想要提供更多進階的網路功能到應用程式上,譬如 TLS、circuit、breaking、routing 或 metering。
  2. 應用程式不太方便修改來符合上述功能。
  3. 部署一個跟原應用程式相鄰的應用程式來處理這些網路功能。 應用程式過於古老,團隊沒有辦法進行深度修改或是團隊中的應用程式使用過多的語言與框架完成,很難簡易的將這些功能給導入到既有的應用程式中 這時候部署一個全新的應用程式就可以再不修改既有應用程式的前提下來提供這些進階的網路功能。 這個模式普遍被稱為 ambassador 模式,而本篇文章就是針對該模式進行一個科普概念。 文章最後還要探討使用這種模式的一些注意事項,譬如網路的延遲會因為多一個應用程式而提升,所以使用上也要評估看看是否合適。 也有簡單的列出什麼情況適合使用 ambassador 什麼情況不適合。

· 3 min read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technologynoteniu/posts/125741595926648

本篇文章列出了七個企業想要踏入 Cloud Native 之路上最常遇到的問題 以下幫大家總結並節錄一點小內文

  1. 過於緩慢的發布週期 創新需要有能力很快速地針對每次的修改去快速發布。
  2. 使用過時的技術 作者認為時時關注當前這個迅速發展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的相關開源專案。
  3. 綁定特定服務供應商且成長方面缺乏彈性 當服務與特定廠商的解決方案綁定太深時,很容易遇到所有功能都由該廠商綁定,想要做什麼都會綁手綁腳。
  4. 缺乏專業性人才 根據 2019 一篇調查,只有 7% 的 IT 主管再招聘與慰留人才方面沒有遇到困難
  5. 安全性 人們總是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才會開始注意安全性的問題,但是往往這些問題的代價都很高。儘管安全防護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領域,但是擁有一個資安的實踐守則還是非常重要。
  6. 過高的運營與技術成本 滿多企業都會使用雲端服務來減少自行維護伺服器所需的成本,然而 Cloud Native 的環境常常會用到各式各樣的元件,這些元件所消耗的成本都會隨者規模放大而有所影響,如何去最佳化你的雲端資源使用量來盡可能的減少你的花費也是一大挑戰
  7. Cloud Native 的概念難以溝通 Cloud Native 的觀念難以溝通與理解,對於任何想要導入 Cloud Native 到團隊中的企業來說,領導團隊必須要先理解到底這些解決方案的重要性與複雜性。 甚至可能還會因為微服務,容器等其他概念的認知不同而花時間理解。